盡管疫情管控松綁,但受市場需求及購買力不足,以及春節期間房企推盤積極性普遍不高等因素影響,1月份的房地產市場表現略顯平淡,整體仍難挽頹勢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,1月份重點30城成交同、環比均下降41%。供應方面縮量顯著,以去庫存為主。土地市場方面,截至1月27日,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筑面積為3651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超過五成。成交總價為730億元,更是自2016年以來首度跌破千億元關口。
百強房企銷售低迷,企業格局分化加劇
具體到企業方面,1月份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42.9億元,單月業績規模同比降低32.5%,環比降低48.6%。
3
其中,有近7成的百強房企單月業績出現同比降低。單月業績同比降幅大于50%的企業數量達28家,另有31家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增速在-50%至-20%之間。
值得注意的是,也有部分央、國企以及優質民企,如保利、華潤、招商、華發、濱江、建發、越秀等企業,通過穩健的財務運營、熱點城市布局以及積極的推盤去化,表現出較強的抗周期韌性。
業績的低迷,也導致銷售門檻降幅顯著。報告顯示,1月份百強房企各梯隊銷售門檻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降低。其中,TOP1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同比降低5.8%至107.5億元。TOP30和TOP50房企的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分別為26.8億元和15.8億元,同比降幅較高達52.2%和45.1%。TOP100房企的銷售操盤金額門檻也降低45.7%至4.7億元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預計,短期內市場的供求和成交不會出現明顯轉暖跡象,整體銷售將保持低位運行。目前的行業形勢下,央、國企及部分優質民企發展韌性較強、中小房企競爭力不足,2023年房企格局將繼續分化。
品牌房企投資動作幾乎“靜止”
企業拿地方面,1月投資基本暫緩,僅綠城、華潤、建發等企業有少量拿地。
從拿地金額TOP100來看,城投企業上榜數量近50家,拿地金額也占到50%。另外,拿地金額中有31%來自規模相對較小的本土民企。
3
市場冷清與缺乏供應等因素疊加,導致一月投資不振,品牌房企投資表現幾乎“靜止”。一方面體現在門檻值上,一月末新增土儲貨值、投資金額和建面的百強門檻值分別為4.4億元、0.9億元和5.3萬平方米,同比降幅超過五成。
另一方面,體現在投資百強總量上。截至一月末,新增土儲貨值、投資金額和建面百強合計分別為1744億元、527億元和1661萬平方米,同比降幅均超過三成以上。對比2021年1月更是下滑了60%-80%,行業整體投資持續大幅收縮。
短期市場仍將震蕩筑底,保交付依然是“主旋律”
目前,市場信心與成交量并未在政策組合拳下發生逆轉。市場整體表現略顯平淡,企業業績仍未止跌。短期市場仍將震蕩筑底,等待更大力度的“刺激”政策出臺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,企業保交付、,F金流依然是“主旋律”,投資拿地將保持謹慎、收縮的態勢。2023年首輪集中供地的表現決定了土地市場能否止跌回穩,為了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和提高預期,土拍政策仍會保持寬松,對于部分企業而言,首輪性價比高的優質地塊也是補充貨值的首選。
另一方面,隨著融資渠道逐漸恢復,企業整體融資環境或將有所改善。但房企在前三季度仍將迎來一波大規模的償債潮,其中逾7成屬于民營房企。
由于2021年以來房企發債量長期小于到期量,因此房企償債一直處于承壓狀態。且相對于央國企而言,民營房企更需注意謹慎應對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,1月份重點30城成交同、環比均下降41%。供應方面縮量顯著,以去庫存為主。土地市場方面,截至1月27日,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筑面積為3651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超過五成。成交總價為730億元,更是自2016年以來首度跌破千億元關口。
百強房企銷售低迷,企業格局分化加劇
具體到企業方面,1月份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42.9億元,單月業績規模同比降低32.5%,環比降低48.6%。
3
其中,有近7成的百強房企單月業績出現同比降低。單月業績同比降幅大于50%的企業數量達28家,另有31家百強房企累計業績增速在-50%至-20%之間。
值得注意的是,也有部分央、國企以及優質民企,如保利、華潤、招商、華發、濱江、建發、越秀等企業,通過穩健的財務運營、熱點城市布局以及積極的推盤去化,表現出較強的抗周期韌性。
業績的低迷,也導致銷售門檻降幅顯著。報告顯示,1月份百強房企各梯隊銷售門檻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降低。其中,TOP1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同比降低5.8%至107.5億元。TOP30和TOP50房企的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分別為26.8億元和15.8億元,同比降幅較高達52.2%和45.1%。TOP100房企的銷售操盤金額門檻也降低45.7%至4.7億元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預計,短期內市場的供求和成交不會出現明顯轉暖跡象,整體銷售將保持低位運行。目前的行業形勢下,央、國企及部分優質民企發展韌性較強、中小房企競爭力不足,2023年房企格局將繼續分化。
品牌房企投資動作幾乎“靜止”
企業拿地方面,1月投資基本暫緩,僅綠城、華潤、建發等企業有少量拿地。
從拿地金額TOP100來看,城投企業上榜數量近50家,拿地金額也占到50%。另外,拿地金額中有31%來自規模相對較小的本土民企。
3
市場冷清與缺乏供應等因素疊加,導致一月投資不振,品牌房企投資表現幾乎“靜止”。一方面體現在門檻值上,一月末新增土儲貨值、投資金額和建面的百強門檻值分別為4.4億元、0.9億元和5.3萬平方米,同比降幅超過五成。
另一方面,體現在投資百強總量上。截至一月末,新增土儲貨值、投資金額和建面百強合計分別為1744億元、527億元和1661萬平方米,同比降幅均超過三成以上。對比2021年1月更是下滑了60%-80%,行業整體投資持續大幅收縮。
短期市場仍將震蕩筑底,保交付依然是“主旋律”
目前,市場信心與成交量并未在政策組合拳下發生逆轉。市場整體表現略顯平淡,企業業績仍未止跌。短期市場仍將震蕩筑底,等待更大力度的“刺激”政策出臺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,企業保交付、,F金流依然是“主旋律”,投資拿地將保持謹慎、收縮的態勢。2023年首輪集中供地的表現決定了土地市場能否止跌回穩,為了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和提高預期,土拍政策仍會保持寬松,對于部分企業而言,首輪性價比高的優質地塊也是補充貨值的首選。
另一方面,隨著融資渠道逐漸恢復,企業整體融資環境或將有所改善。但房企在前三季度仍將迎來一波大規模的償債潮,其中逾7成屬于民營房企。
由于2021年以來房企發債量長期小于到期量,因此房企償債一直處于承壓狀態。且相對于央國企而言,民營房企更需注意謹慎應對。
關鍵詞: / 樓市 /

相關資訊
- 樓市暖意漸顯 銀行放款提速2023-02-20
- 二線城市領銜 樓市限制性措施加速退出2023-02-08
- 樓市成交未見起色,特大城市武漢又發“房票”了2023-02-07
- 1月樓市整體成交下降,二線城市同環比降超30%2023-02-06
- 多地開年定調樓市 “支柱產業”如何助力穩增長2023-02-02
同類資訊
- 報告:重點城市租房熱度翻倍 春節后掛牌房源大增2023-02-09
- 房貸引擎失速銀行拿啥穩住“體面”息差收入?2023-02-08
- “不降價根本賣不動”,武漢官方將房地產歸為“困難行業”2023-02-08
- 山東發文支持居民剛需、改善性購房,已有六市出臺樓市新政2023-02-08
- 住建部翟波:“十四五”期間40個重點城市計劃籌建保租房650萬套2023-02-08
隨機資訊
- 觀望下的樓市,十堰開發商自救招數大全2010-08-30
- 北京通州一新樓盤團購降萬元 其他新盤紛紛降價2010-08-30
- 孫紅雷家宅風格大曝光2010-08-30
- 十堰天然氣工程有序推進 城區居民年底可用上天然氣2010-08-31
- 6小時動車高鐵將十堰駛入快車軌道2010-08-31